德衡资讯

2025年度第四期德衡刑民行交叉实务大讲堂成功举办

2025-05-28

  2025年5月27日,由德衡刑民行交叉疑难案例研究中心、刑事业务中心、刑民交叉业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德衡刑民行交叉实务大讲堂”第四期活动在青岛万邦中心34层圆满举行。活动持续两小时,以2025年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新司法解释为基础,从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专利领域深入学习探讨了知识产权领域刑民行交叉实务问题,所内三十余名律师参加。

  首先,知识产权专题学习环节,三位主讲人分别从不同视角展开深度分析探讨。

  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联席合伙人王亓艳律师以《从刑民行交叉角度解读新司法解释之商标、著作权篇》为题,从商标类犯罪问题和著作权类犯罪为切入点,结合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实务数据及生动的实务案例,具体分析了商标侵权与商标犯罪区别与界限、著作权侵权与著作权类犯罪等具体法律问题,并就商标正当使用与法律保护的关联性与参会人员展开充分讨论。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德衡刑民行交叉疑难案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柴燕在《从刑民行交叉角度解读新司法解释之商业秘密篇》的分享中,聚焦明确情节严重与特别严重标准、区分损失数额(补救费用)和违法所得数额(可扣除)计算方式等2025新司法解释的修改及需关注重点,总结归纳了商业秘密案件中刑民认定规则的影响。

  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杨涛以《从刑民行交叉角度解读新司法解释之专利篇》为核心,深度剖析刑事、民事、行政在专利领域的交叉衔接机制,深度解析了专利刑事风险诱因及应对策略。通过典型案例,生动呈现刑民行法律在专利纠纷中的多元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

  接下来进入本次大讲堂的案例分享环节,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联席合伙人刘笑寒分享了团队办理的刑民交叉疑难案件——王某某涉嫌合同诈骗罪一案,从涉案交易业务模式、侦查机关指控逻辑到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的辩护要点进行了拆解,详述了案件最终取得不起诉成果的辩护路径。



  本次大讲堂圆满落幕,各位分享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为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参会人员的观点碰撞彰显了德衡律师在前沿领域的积极探索。德衡刑民行交叉疑难案例研究中心将继续在复杂法律交叉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