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遭遇诈骗的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防诈骗能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保障各方权益。近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贸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以法为盾,护航青春”为主题的法律知识及成长案例分析活动,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赵兴春律师受邀主讲。
案例解析,诈骗揭秘
活动现场,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赵兴春律师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学生易遭遇的诈骗类型。每一个案例都让在场的大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帮信之危,警钟长鸣
同时“帮信罪”成为本次活动重点强调的内容,赵律师列举了多起大学生因卷入“帮信”而前途蒙尘的案例,部分学生受利益诱惑,出售、出借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或帮助不法分子进行网络转账等操作,却不知自己已成为诈骗链条中的一环。案例中的人物仅仅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便将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结果导致众多受害者的血汗钱通过这张卡被转移,自己也因触犯“帮信罪”面临法律制裁。这些法律知识让大学生们明白了诈骗行为的违法本质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同时也懂得了在遭遇诈骗时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合同保障,校企同行
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常见法务问题解读环节,赵律师提到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等权威平台,全面了解合作企业信息,为判断其是否具备履约能力提供有力依据,降低因对方履约问题带来的风险。并在合同起草环节,要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准确、无歧义,为合作过程提供明确指引,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的纠纷。针对学生实习这一校企合作重要内容,建议学生实习之前要开展安全培训,同时对企业要进行督促考察,全方位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让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益环节。宣讲内容为校企合作中的合同管理提供了全面指导,确保校企合作在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顺利开展,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得以平衡实现。
活动反响,防诈决心
活动得到了学院师生的高度赞扬,商贸学院党务副负责人杜鑫在活动中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此类法律知识普及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安全保驾护航,让青春在法律的护盾下绽放光彩。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也谈到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和“帮信陷阱”就在身边,在学习生活中会提高警惕,学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此次活动为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每一位学子都要时刻谨记,谨防电信诈骗、远离帮信陷阱是守护自身安全与未来的关键。希望学生们能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案例教训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警惕,让青春之路少些风险,多些安稳,德衡律师也将继续与学校和社会各界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